《ENCORE 澤野弘之 AFTER THE SHOW》20th Anniversary Concert × Aniplex 回顧談話

在 20 週年活動結束後的隔月,官方的歌單中,加入了兩段發佈在 ENCORE 的 Podcast,內容是澤野弘之先生針對這次活動的回顧談話,第一段是照當天曲目順序來回顧(但不是每一首都有),第二段則是回答之前在社群上募集的提問。
作為未來參考,搭配提及的曲目整理成前後篇的筆記,可與音樂會當天的筆記一起服用。
※ 延伸閱讀:一夜限定,澤野弘之 × Aniplex 20年的音樂軌跡
前篇 – 曲目回顧
關於印象深刻的作品與曲目
首先聊聊對我特別有感情的曲目吧。
其實每一部作品對我而言都意義重大,要選一首真的不容易,但如果依作品來談的話,首先是《青之驅魔師》(青の祓魔師)的〈Battle Scars〉。
這首常常被用作我近年演出的開場曲,原本是由 David 演唱 Rap 的部份,但在不同場次中,也請過 Laco 或 SennaRin 來詮釋,它在各種形式下被表現過,因此對我來說是個能炒熱氣氛、也充滿回憶的作品。
接著是《罪惡王冠》(ギルティクラウン)和《甲鐵城的卡巴內里》(甲鉄城のカバネリ) 。我第一次與荒木哲郎導演合作是從《罪惡王冠》開始 ,之後一起做了《進擊的巨人》,再到《甲鐵城的卡巴內里》 ,這些作品對我來說都是回憶 。
《罪惡王冠》的主題曲〈βίος〉,是我當時作為主題音樂構想的轉折點。當時基於我所萌生的一個「如果用人聲來讓動畫畫面和配樂結合會是怎樣?」的想法,讓這首曲子配合影像,成為一首帶有歌聲的歌曲,它代表了我第一次在動畫配樂中成功融合「歌」與「劇伴」的瞬間。
至於《甲鐵城的卡巴內里》,主題曲〈KABANERIOFTHEIRONFORTRESS〉,則是在經歷了《GUILTY CROWN》與《進擊的巨人》後,帶著「希望這首歌能成為作品的門面」的想法去製作的,這雖然是首管弦樂主軸的曲子,但後半段加入 Eliana 的人聲,結合成「演奏曲(instrumental) × 歌曲」的表現方式,也因此對我意義非常深。
然後是與今石洋之導演合作的《KILL la KILL》(斬服少女)與《普羅米亞》。
這兩部作品裡的音樂,對我現場演出來說也很重要,特別是由 MPI 和 Benjamin 演唱《普羅米亞》的〈Inferno〉,幾乎成了我 [nZk] 系列演出必唱的曲子。它在電影中的關鍵處都反覆被使用,無論是作為開場還是結尾的主題曲,它都可以恰如其分,正是因為它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《普羅米亞》印象 ,所以才能成為演唱會上能炒熱氣氛的歌曲 。
接著是與青木導演合作的《ALDNOAH.ZERO》與《Re:CREATORS》。
其中《ALDNOAH.ZERO》可說是我正式啟動 [nZk] 這個名義的音樂企劃的起點。當時我負責片尾曲〈aLIEz〉是請 mizuki 來演唱,這次演出中,前半段以原聲版本(acoustic)為基底做成管弦樂編曲,後半段則是以原本作為劇中配樂(soundtrack)製作的〈mkaLIEz〉的管弦樂版本為基礎,再由 mizuki 接著唱出第二段歌詞,是這次演唱會才有的限定版本,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。
近年的作品裡,《我獨自升級》也很讓我有感。
這部作品在海外迴響也很大。雖然我以前比較常談〈DARK ARIA〉,但這次特別提到由 SennaRin 演唱的〈REVIVER〉,因為它在劇中重要場面使用,音樂、畫面、演技完美連結,它和《DARK ARIA》一樣,成為了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首歌曲 。
另外,《Fate/strange Fake》也是最近的代表。
雖然動畫是預定明年才播,但其中的由 Benjamin 演唱 Rap 部分的〈BITE DOWN〉,在劇中是出現在壯闊戰鬥場面,在現場演奏時也很能炒熱觀眾,我很喜歡外,也是未來想繼續演奏的曲子。
最後是《TO BE HERO X》。
這次現場演奏了〈KONTINUUM〉與〈INERTIA〉兩首。〈INERTIA〉節奏明快,結合 Rei 感情充沛的演唱,成為我個人很喜歡、想未來繼續演出的代表曲之一,也讓我興起與 Rei 能在更多作品上合作的念頭。
關於曲目編排與創作幕後
在曲目設計上,我認為依照作品發表時間順序最自然,所以以《青之驅魔師》開場,串聯我歷年與 Aniplex 合作的作品,挑選的都是「作品中最具代表性」或「我個人最有情感」的曲子。
但若說到作曲幕後故事,就要從最早的《青之驅魔師》講起,它是我第一部 Aniplex 的作品 ,當時的我非常開心終於能參與 Aniplex 的作品,但創作同時也思考著,要如何藉由這部作品的音樂風格,去延續更多未來與 Aniplex 的合作。所以錄音時,我特別堅持把銅管樂器(如長號、低音號等)的人數加倍,試圖去營造出更厚實的音牆,這也是受到好萊塢配樂啟發的嘗試,因此對這段的印象非常深。
關於這次演出與舞台演出方式
在正式開演前,我其實非常興奮。
因為這是我久違以「澤野弘之」個人名義舉辦的音樂會,上一次這樣的編制要追溯到 2017 年的「LIVE [nZk]」,也就是時隔約八年。雖然期間有參加《進擊的巨人》等動畫活動與管弦樂團共演,但以自己名義並結合樂團與歌手、配樂與歌曲混合形式的演出,確實已經隔很久了。
這次的重點之一,是希望觀眾坐著欣賞、沉浸於作品世界。因此舞台演出上,除了強調演奏者的表現,也藉由與 Aniplex 合作,首次大規模使用動畫影像。
過去的 [nZk] 演出幾乎不使用作品畫面,但這次每首曲子都搭配了動畫影像剪輯,希望觀眾能在音樂中重新回想那些名場面;而初次接觸的觀眾,也能因此產生「想去看這部動畫」的念頭。我們在燈光與投影演出上都做了細膩調整,讓「音樂 × 影像」的結合達到最佳效果。
後篇 – 提問回答
① 為什麼第一首選了《交響組曲Devil 第三樂章 Exorcist》
其實我一開始的確是想把〈BATTLE SCARS〉作為開場曲的 。但因為最近的演唱會很常開頭都用這首,所以這次就想換個方式:既然有管弦樂團一起演出,那不如選一首更像「序曲」(Introduction),可以和管弦樂團一起演奏的曲子會比較好 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我覺得在《青之驅魔師》的歌曲中,〈Exorcist〉最能喚起對「青驅」的印象,當合唱團(Choir)和管弦樂團響起時,觀眾大概會有「啊,是青エク來了!」的感覺,所以才選了這首歌作為先發 。
② 請介紹您講究的特殊樂器配置與音響特性
傳統的古典編制是:左到右依序是第一小提琴、第二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,後方是低音提琴。但我自己的編曲裡,第二小提琴常常雖非主旋律,卻會在副歌(Chorus)裡演奏具有關鍵性的重複樂句(Riff)。所以我希望它能更突出,而不是待在第一小提琴旁邊。
因此我改為:左邊是第一小提琴,右邊是第二小提琴。第一小提琴後方是中提琴,第二小提琴後方(也就是左後方)放大提琴,我覺得這樣的排列能讓我的配器(Orchestration)中整體聲部的平衡更好,所以這次音樂會也是採這樣的排列,這就是我的一點小堅持。
③ 您是如何決定曲名的?因為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個性化的曲名 。
我的曲名經常被吐槽或質疑,可能因為我取了一些奇怪的標題,但其實並沒有太深意,很多只是玩文字遊戲、雙關或像冷笑話一樣,是讓熟悉作品的粉絲看到標題時能發現小巧思,例如:「啊,這是那個角色的名字諧音!」之類的。
舉例,《七大罪》(七つの大罪)的曲名我曾寫成:「7角:THE1」——
用「7」代表「七」,後面的「つの」是用角度的「角」,「大罪」的「大」是用「1:1」這個冒號的發音「たい」,英文的「THE」則是「ザ」,最後加上「1」(罪的拼音後面有い的發音)。看得懂的人會知道那是《七大罪》(ななつのたいざい),看不懂的可能覺得像亂碼(笑)。
近年因為數位發行限制,有時難以使用特殊漢字,所以多改成英文標題。但如果有機會,我還是想再用這種「亂寫式命名法」。
④ 創作時遇到瓶頸會怎麼克服
常被問「有沒有苦惱過?」,但我真的回答:「沒有」。這不是逞強,也不是在炫耀我靈感源源不絕,只是因為我個性急的關係而已。
卡關時,我不會停下來煩惱,而是「不管怎樣就先把整首做完」。因為當完成一首之後,原本覺得卡卡或在意的地方,放進整體流程裡常常就不那麼礙眼,等全部完成之後再回頭看,也能比較能冷靜面對跟修正。
總之,我不會讓自己陷入因苦惱停頓的狀態,而是像做作業一樣一直推進,這應該就是我自然而然形成的「突破方法」——即使不滿意,也先做完再說。
⑤ 這次是連續演奏不會感到疲憊嗎?您最長連續演奏多久?
這次音樂會中,我想讓大家聽到盡可能多的作品,所以除了開場的一次 MC 與最後的樂手介紹外,中間全是連續演奏,曲目大概有 25 或 26 首,有些還是組曲形式。排練時我都會想「才到一半嗎!」,但正式演出時因為緊張與現場氣氛,反而不覺得累,能沉浸在每首作品與回憶裡,很享受。
至於最長的演出,大約 2 小時 40 分左右,但那是因為中間有穿插 MC 的關係,比起我自己,我反而還比較擔心觀眾要站著那麼久。我自己看別人演出時也覺得 2 小時左右是最剛好,所以我希望能控制自己演出的時長讓觀眾意猶未盡,這樣下次還會想再來。
結尾慣例問題:對澤野弘之而言「Live」是什麼?
對我來說,「Live」(現場演出)是能最直接感受到聽眾存在的地方。因為創作時我是一個人,哪怕自己覺得寫得不錯,也沒人會拍手(笑)。
但在現場,觀眾會對音樂作出反應,讓我真實感受到「做了這首曲子真好」,也體會到「正因為有大家,我才能繼續音樂活動」的感受。所以,「Live」就是一個與大家共同體驗音樂的地方。
結語 Ending
這次能與 Aniplex 合作舉辦 20 週年音樂會,並參與 Encore 企劃與播放清單的整理,讓我重新回聽原曲,也喚起當時創作與作品播放時的感動,希望大家也能透過這次的企劃,一起感受到那份回憶與喜悅。
請繼續搭配「20th Anniversary Concert × Aniplex」的播放清單,一同享受餘韻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