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官賜福》原聲帶心得|從抗拒古風到接受,一場動畫配樂與自我對話的轉變歷程

天官賜福 ost 封面
image from Spotify

資訊 Track Info

  • 專輯名稱:天官賜福原聲帶(Heaven Official’s Blessing OST)
  • 音樂:楊秉音
  • 出品年份:2020/10/27
  • 長度:62 首,1 小時 45 分

介紹 About

《天官賜福》這部作品,相信接觸耽美文學的讀者應該不陌生。它改編自晉江文學城作家墨香銅臭的同名小說,由 bilibili、繪夢動畫聯合出品。動畫以宏大的世界觀、細膩的人物刻畫,以及貫穿八百年的情感羈絆,累積了相當可觀的粉絲群。

故事核心圍繞著三次飛升的仙樂太子「謝憐」,與絕境鬼王「花城」之間深厚而曲折的關係,同時探討「神明」、「鬼怪」、「蒼生」、「信仰」與「愛」等深刻主題。

老實說,我起初對中國古風動畫興趣缺缺,也不太看陸劇。即便平台推薦再多這類作品,我也沒動過點開的念頭。但某天在 Netflix 上,封面中那身著雪白與艷紅兩位好看的少年吸引了我的目光,就這樣,我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點開了《天官賜福》。

看完第一集之後直接心臟爆擊,不僅僅只是畫面和劇情,而是某種情緒的餘韻縈繞不去。尤其是主角謝憐看似柔弱,實則武功高強、智慧豁達,這種反差設定正中我心。

動畫的劇情節奏緊湊、畫面講究,既有仙俠古風,也有冒險元素;情感鋪陳細膩有餘,偶而穿插特寫的一個眼神、一抹微笑,刻畫著滿滿的「愛」,輔以吉光片羽的剪輯方式將回憶穿插於動畫中,讓我非常期待後續的故事將如何發展。就這樣一路被劇情驅動著,我很快地一集接著一集看完,甚至反覆重看好幾遍。

所以第一次看的時候完全是被劇情所吸引,音樂的部分雖沒有多注意,但是有留意到襯托的還不錯,在關鍵的時刻都起到推動情緒和突顯小細節的作用,即使是我最不能接受的「在動畫或戲劇中唱中文歌曲」的這種情境,都被我自動忽略了,當下真的覺得那個音樂對了。

《天官賜福》的音樂製作由中國知名音樂人楊秉音及其團隊「秉音創聲」負責,其作品橫跨電影、電視、動畫及遊戲等多個領域 。他的創作理念之一是為虛構世界注入「真實感」,讓觀眾透過音樂相信故事的存在。

本作原聲帶的配樂,以管弦樂為基底並結合傳統民族樂器(如笛子、笙、蕭、琵琶、嗩吶等等),呈現出濃厚的東方「古風幻想」意境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張原聲帶的音樂風格也並非單一的古風,而是融合了中式傳統旋律、西方管弦樂的編排,以及些許現代電子聲響的元素,創造出兼具東方古典韻味與現代感的融合感受。

整張原聲帶除了戰鬥場景的音樂可能聽起來會有些詭譎和不協和,其他的音樂基本上都算順耳,喜歡東方古風感的讀者,相信這張能帶給你滿滿的古風情懷。若是熟悉這部作品的讀者,也能在專輯中聽出滿滿回憶。

曲目整理與推薦筆記 List

若讀者在各個串流平台上搜尋《天官賜福》的音樂,會發現曲目名稱、數量與排序略有差異(包含中國音樂平台),這可能是因為動畫音樂的發行並未統一收錄方式。本文主要聚焦在楊秉音創作的 BGM 與原聲帶部分,所以會以 Spotify 提供的資訊為主,並於下方補充各類主題曲與發行版本,方便讀者參考與收藏。

天官賜福 原聲帶配樂(楊秉音創作)

楊秉音與「秉音創聲」團隊製作的動畫配樂,目前在 Spotify 、Apple Music 、YT Music 等多個平台皆有上架,目前有兩個版本在串流平台發行。標示的版權所有公司不同,我不太懂之間的區別是什麼,但把兩個版本的連結都提供給讀者們,本文的曲目以 62 首為主。

版本一|《天官賜福》動畫原聲帶

  • 收錄 32 首配樂(第一季動畫音樂),1-32 首。
    常見曲目如:〈一花一劍〉、〈花滿城〉、〈紅絕〉、〈不散〉等
  • 串流連結

版本二|《天官賜福》動畫原聲帶(完整版)

  • 收錄 62 首配樂(涵蓋第一、二季動畫音樂),33-62 首。
    曲目增添第二季重要場景配樂,曲目更完整。
  • 串流連結

標示⭐是我個人覺得動聽的。

標示🎵是我覺得有趣的音樂,可以在這些音樂中聽到傳統民族樂器的獨特及有趣之處。

  1. 不散 – 動畫片尾曲
  2. 一花一劍 – 動畫插曲⭐⭐
  3. 紅絕 – 動畫片尾曲⭐
  4. 賽神仙🎵
  5. 飛升🎵
  6. 與君山🎵
  7. 新嫁娘
  8. 通靈陣🎵
  9. 啼笑皆非🎵
  10. 窘狀🎵
  11. 流連群芳⭐
  12. 心魔
  13. 菩薺村⭐
  14. 紅衣勝楓⭐
  15. 無言
  16. 赴仙京⭐
  17. 繞指紅⭐
  18. 蜚語流言
  19. 無憂
  20. 桃源⭐
  21. 入雲間⭐🎵
  22. 畫中人
  23. 刀光劍影
  24. 危機暗伏
  25. 廝殺正酣
  26. 黑雲翻墨
  27. 孤情⭐
  28. 冷鋒
  29. 半月國🎵
  30. 憶舊夢⭐
  31. 憐憫
  32. 花滿城⭐⭐
  33. 寒潭肅
  34. 諫太子
  35. 帝君
  36. 神武殿🎵
  37. 青風拂塵⭐🎵
  38. 風師娘娘🎵
  39. 莫拘小節🎵
  40. 探鬼市🎵
  41. 開盅無悔樂⭐🎵
  42. 泥潭
  43. 初生牛犢
  44. 極樂坊⭐🎵
  45. 逐一念⭐
  46. 將引
  47. 驚現咒枷
  48. 火燒極樂
  49. 沈痾醒
  50. 枝作劍⭐🎵
  51. 昔時安⭐
  52. 千秋⭐
  53. 仙樂宮⭐
  54. 懾諸神
  55. 青燈夜遊
  56. 青鬼巢
  57. 眾生棄
  58. 血洗鎏金宴
  59. 隱芳心⭐
  60. 意難言⭐
  61. 仙樂皇陵⭐
  62. 花堪憐⭐

主題曲與插曲(非 BGM 類)

動畫中的片頭曲、片尾曲與插曲,由多位流行歌手參與,並非全數收錄在原聲帶專輯中,有興趣的讀者可點下面列表中的「曲名」,到外部連結聆聽。

曲名演唱者類型作曲
無別張信哲OP(第 1 季)譚旋
不散黃齡ED1(第 1 季)楊秉音
紅絕胡夏ED2(第 1 季)楊秉音
一花一劍李鑫一插曲楊秉音
憐城辭鹿晗OP(第 2 季)Jinwoo Choi
歸於塵譚晶ED(第 2 季)雷雨心
紅簾前魏晨插曲楊秉音

推薦曲

本站以往大多數都是介紹日本動畫音樂,難得遇到中文作品,就來推薦了兩首中文歌曲。雖然中文歌曲不在我個人的聆聽範圍和喜好之內,但因為個人嗑這對 CP,另外又覺得這兩首歌曲在動畫中搭配的很得宜,故推薦。

一花一劍

天官賜福 ost

這首插曲完整運用於第一集結尾,謝憐與花城在與君山初遇的經典場景。我必須說這一段長達 4 分鐘的故事敘述,音樂和畫面的營造搭配真的很棒。

整首歌曲從輕柔的旋律開始,背景中隱約碰撞的打擊聲,節奏極為細膩、若有似無,仿佛從遠方傳來,這段鋪陳正如花城緩緩靠近花轎的畫面。

當音樂逐漸進入副歌段落,背景的打擊樂轉為低沉而有力的大鼓聲。這沉穩的節奏如同花城走向謝憐時堅定不移的步伐,一步一聲,沒有絲毫猶疑。這股鼓聲貫穿整首樂曲至終章,像是守護的承諾從未間斷。

進入間奏後,弦樂奏出一段流暢而堅定的旋律,情緒也隨之推向高點。畫面中花城終於牽起謝憐的手,畫面與音樂緊密結合,傳遞出那歷經八百年等待與成長後的再會。那是一種無聲的承諾:「這一次,換我來做你的後盾。」

花城那一抹自信的微笑,在音符之間閃耀著,就像在說:「我終於找到你了。」

紅絕

本作第一季片尾曲共有兩首,一首為原聲帶第 1 首〈不散〉,第二首就是這首〈紅絕〉了,都有收錄在動畫原聲帶中。我個人比較喜歡這首片尾曲的意境,歌詞道出花城對謝憐一生無悔的堅定信仰,歌詞更富含詩意的將「天​​官賜福,百無禁忌」、「身在無間,心在桃源」這 16 個字,以藏頭詩的方式融入歌詞中,不禁讓我覺得中文真的很優美。

紅衣勝楓

天官賜福 ost

〈紅衣勝楓〉這首歌曲用於動畫第 4 話片尾楓林中牛車相遇的場景,這個場景也是必須要不斷 repeat 回味的唯美片段啊!

作曲家楊秉音在創作訪談中分享,為仙俠題材這類架空世界觀配樂時,最關鍵的是要為虛幻世界注入「真實感」。在刻畫「牛車相遇」這一重要情節時,他特別注重捕捉兩位主角那份含蓄而深沉的情感,將其轉化為音樂語言。

樂曲以清亮的琵琶與溫潤的鋼琴展開對話,就像陽光透過楓葉的縫隙灑落在牛車上。弦樂以輕盈的高音區進入,如同微風拂過楓林。琵琶的輪指技法、與弦樂的綿長線條形成動靜相宜的對比,讓音樂如流水般自然流淌。

隨著旋律的層層推進,微妙的情感變化也隨著音樂和畫面徐徐前進。最終樂曲回歸到最初的琵琶與鋼琴,在溫柔的餘韻中畫上的句點,留下無限回味的空間。

花滿城

第 8 集結尾接上第 9 集前半,那段商隊被押進罪人坑的劇情,真的是張力爆棚,詭譎氣氛中又不忍讓人姨母笑的橋段。就在眾人害怕被推坑餵鬼的緊張氣氛中,三郎(花城)化解局面,不疾不徐、從容地跳了下去。謝憐慌張之餘,也毫不猶豫地跟著跳下去,然後被花城從容不迫地穩穩接住。這一段畫面配上音樂,完全是官方餵糖代表,怎麼可能只看一次?

這一大段其實不只是使用了〈花滿城〉這段音樂,中間還有穿插了其他配樂,但扣掉中間(不太重要)的片段,開頭和結尾最有戲的段落都集中在「花謝」這對身上。儘管中間穿插了其他樂段,但重要的情緒轉折都用〈花滿城〉打底,情感張力直接拉滿。

開場是低音鋼琴緩緩鋪陳,旋律中還夾帶著一點異域感,像是混入了中東或西域風格的音型,渲染出半月國神祕危險的氛圍。就在三郎站上跳板時,旋律突然一轉,清亮的鋼琴主題出現,情感層次也隨之轉變。背景還隱隱加入細碎的打擊聲,就像銀飾在靴邊碰撞的聲響。那熟悉的提示一出現,就知道花城要出場了!

「別擔心,我離開一會兒。」三郎說得雲淡風輕,可配樂卻一整個悲情淒美,拜託,這氣氛能不擔心嗎?

(中間快轉,略。)

接下來謝憐和刻磨陸續入坑,刻磨你摔得粉身碎骨我沒意見,但是憐憐不能有事!此時花城再度現身,〈花滿城〉旋律重返舞台。他優雅登場,輕鬆接住謝憐,姿態優雅不說,還能一邊抱人一邊跟敵人纏鬥。雖然畫面上是激戰場面,背景配的卻是一整首深情款款的音樂,這種反差感居然完全不違和,完全展現出花城的游刃有餘。

而且這段音樂裡,其實還巧妙融入了〈一花一劍〉和〈紅絕〉的旋律線,用鋼琴把那些深情的主題旋律悄悄串在一起,聽起來像是在說:「經歷了那麼多波折,兩個人終於再次相遇、重新交會。」那種情緒慢慢湧上來,讓人差點忘了現在還在打架呢。

感想 Finding

在低潮中得到支持與鼓勵

這部作品是在我人生相對低潮的時期無意間遇見的。那段時間,我給自己放了一個長假,只是待在家裡,把曾經想玩的遊戲、想看的動畫、想聽的音樂、想讀的書一一補齊,有點無腦的過日子,卻也帶著某種自我修復的意味。動畫一部接著一部,遊戲一場接著一場,我就在電視機前度過了那段靜默的時間。

直到某天,我誤打誤撞地點開了《天官賜福》,這部作品帶給我的,不僅是劇情的吸引,而是一種衝擊與慰藉的交織。

衝擊,是我意識到自己過去視野的侷限;慰藉,則來自作品中人物所傳遞的堅定與力量。

謝憐曾是金枝玉葉的太子,歷經八百年沉浮,卻從未失去對世界的善意。他不再事事爭辯,而是選擇用微笑去包容,用行動去堅守。他讓我明白,真正強大的人,往往是最謙遜的。他不怕困難,願意嘗試所有可能。

從被人敬仰的武神,到被人遺忘、譏笑的破爛神,他都坦然接受。他的胸襟與慈悲,是我極為敬佩的特質,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面對世界的方式。

而花城則代表另一種力量。他看起來從容不迫,風度翩翩;但我知道,他的餘裕來自無數次的打磨與拼搏。為了守護重要的人,他甘願放下尊嚴、孤注一擲。他的執著讓我相信,只要足夠堅定,就有可能跨越一切阻礙,守住心中的信念。

曾經的偏見,與重新打開的眼界

老實說,在看這部動畫之前,我對「古風」這個類型其實是有些抗拒的。長期以來,我的觀影與音樂品味幾乎都是圍繞著日本的動畫、戲劇與配樂。相較之下,中國古風給我的第一印象是「太制式」、「太套路」,甚至會覺得那些音樂旋律過於類似,缺乏驚喜(純屬個人觀感)。

但這次,我開始反思自己。

《天官賜福》這部作品讓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:我是不是一直用既有的審美去衡量所有作品?
我過去對動畫音樂的理解,多半建立在日式配樂語彙上。但當我靜下心來仔細聆聽《天官賜福》的配樂時,我才意識到它的美,在於完全不同的文化語境與音樂結構中。既然它以中國古風為基礎,那我就應該從那個角度重新審視它,而不是用日式動畫的標準去評斷。

也因此,我開始質疑自己的刻板印象:好動畫真的只有日本做得出來嗎?

我甚至在心裡做實驗,把這部作品的場景全部換成日本設定,試著把屋舍、鄉村、服飾、妖怪等元素轉換成熟悉的日式風格……發現整個故事架構其實沒什麼不同,只是形式風格與語言的差異罷了,過去是我自己把語言和文化形式當作了無形的門檻。

後來我又多接觸了一些中國的動畫與影視作品,雖然說,聽多了古風音樂確實容易產生疲乏感,五聲音階與特定樂器的使用也比較容易被預測,但這些正是仙俠古裝的文化基調,是那個類型應有的氛圍與質感。

其實追根溯源,小時候我也愛看漢聲出版社的《中國童話》經典故事,那些修仙、鬼怪與傳說的內容我也曾津津有味地讀過。只是時間久了,忘記這些文化曾經那麼自然地存在過我的生命中。它們沒有消失,是我把它們丟掉了。

謝謝這部作品,教我重新看世界

寫到這裡,我才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回望。
不是單純地在分析一張原聲帶,也不只是整理一些音樂與角色的關聯,而是在整理一段自己曾經經歷的情緒與轉變。

我們每個人都有低潮的時候,也可能在無意間,被某部作品、某個角色、某段旋律輕輕拉住。對我而言,《天官賜福》就是這樣的作品,它沒有試圖教會我什麼大道理,但在我不設防的時候,陪我走了一段靜靜的時光。

它讓我看見一種從容而堅定的溫柔,也提醒我,不必急著評論什麼是「好」或「不好」,有時候,只是換個角度、打開耳朵和心,就能發現自己錯過了什麼。

如果你願意,也請讓這些音樂、這些角色,陪你一段時間。你不一定要和我感受到一樣的情緒,但我相信,在這些旋律與故事之間,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片段。

串流 Streaming

You may also like...